
近年來,隨著《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節目在網上平臺的熱播,脫口秀在我國熱度急劇升高,而這些爆款節目背后,就是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笑果文化)。能把“脫口笑”模式做到人盡皆知的,笑果文化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年輕態喜劇的頭部企業,前段時間,笑果文化被判支付前員工張樂810萬元上了熱搜。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就該企業今年來發放股權激勵的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盤點,看企業該如何處理離職員工的股權激勵。

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
以股權業務為引領,專注企業價值成長服務

起因是:張樂在2017年8月17日與笑果文化簽訂了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并與笑果和笑樂簽訂了《期權授予協議》,同意授予張樂對應笑果注冊資本21182.95元的股權期權,張樂通過笑樂傳媒這個員工持股平臺間接持有笑果文化0.3732%的股權。
然而,2020年8月17日,張樂合同到期,笑果文化不再與其續約。2020年12月4日,張樂被笑果文化和笑樂傳媒要求以73889元的價格轉讓標的合伙股份。但是,根據張樂方的評估,張樂持有的笑果文化0.3732%股權在2020年8月31日的股權價值應為8270100元,張樂因此訴至法院,最終,笑果文化被一審法院判決向張樂支付810萬元股權轉讓對價及17萬評估費。
其實,笑果文化這個案件他的爭議焦點在于,雙方未對股權激勵后員工離職時股權如何處理作明確約定時,張樂所持有的笑果文化0.3732%股權其所對應價值,應按照笑果文化2017年1月1日時點的價值計算,還是按照張樂離職時的時間點計算?

股權激勵
作為企業吸引人才、將員工與企業的利益相綁定
以此調動員工積極性的利器
已經越來越多的運用于各企業
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但我們仍然無法避免
已經進行股權激勵的員工離職的情況
那么在這種時候企業應當如何處理呢?
讓離職員工帶走股權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樣不光喪失了股權激勵的意義
也會影響企業后續的正常經營與發展
股權激勵的本質也是
“以信任為基石”的價值共識
是用來激勵核心人才與團隊
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的組織發展機制

一般來說,我們在進行股權激勵設計的時,就要充分考量退出的各種情形,設定好退出機制及價格計算方式,例如約定以原始價格回購,員工在離職后只拿回除了投資收益之外自己投入的本金。然后進行共識,并形成協議條款及方案。但笑果文化一審被判支付810萬元最大的原因是,他沒有證據支持應當按照2017年1月1日時點的價值計算,也即笑果文化很可能并沒有對退出機制進行設定,那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會按照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評估股權價值:
指依照企業的股票的價格責令企業回購股份。
是將企業整個財產扣除企業全部債務之后,再除以企業股份數,計算股份價值的方法。
將企業過去數年中每股收益均價乘以那些與該企業具有可比性的企業的市盈率,從而得出股票價值的方法。
以上方式各有優缺點,實踐當中對股權回購價格發生爭議的話,法院也會綜合考慮企業股權歷史轉讓價格、企業的實際情況等因素進行考慮,綜合運用上述方式對第三方的評估進行判斷。但無論如何,只要企業在正常向上發展,其股權回購價格都是比進行股權激勵時的作價更高的。


股權激勵它是一個工具,用的好可以實現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雙統一,助力企業戰略倍增與持續發展。如果用的不好,不僅人才跑了,對于企業品牌來說也是價值損失,是一種雙輸。所以設定好激勵規則,做到進入、分紅有條件,又能牢牢把握住離職回購的線,股權激勵才能真正成為企業的好幫手。
一個專業的股權激勵計劃,可以幫助企業事半功倍,江西心者律師事務所,十幾年專注企業法律服務,為數百家企業量身定制最匹配的股權方案,歡迎咨詢江西心者。我們將不定時回復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