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過年了,各位老板們,該收的錢都收到了嗎?最近又有不少老板們開始愁要怎么催款了。“貨都發了,還不給錢!”“服務都做了,想白嫖?!”
別擔心,請看下文,心者律所教大家如何高效合法催收賬款!
很多老板不明白,為什么要催款?總催人家,人家不會覺得煩嗎?筆者想告訴各位老板,催款的行為并不只是達到一個催賬的作用,它還能使得3年的訴訟時效重新計算,“法律不保護在權利上睡大覺的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在應收賬款中為何關鍵,在于訴訟時效期滿后,對方享有的抗辯權——“訴訟時效已滿3年了,這錢我可是能抗辯不給的哈!”
而“催賬的行為”,是法律所規定的中斷訴訟時效的情形,由此訴訟時效重新計算三年,但重新計算的年限也不是無限的,最長不得超過應收賬款到期后的20年。
常見催賬的方式包括:簽欠條、結算單/對賬單、電話催收、微信聊天催收、發送律師函、提起訴訟等等...除做出行為之外,更應當保留對應的催收證據,存好各類書面材料,及時錄音備存。
1、核款對賬
不少企業沒有采用書面材料對賬的習慣,僅以口頭上溝通進行對賬,達不到一個確認債權債務關系的效果,出了問題常常解釋不清。企業應當及時對應收賬款欠付的事實及數額進行核對確認,留存相應對賬材料,如:交易合同、對賬單/結算單、付款憑證、增值稅發票、送貨單/收貨單等。待發生訴訟,有經過雙方確認的對賬材料,債權債務關系就簡單明了,也由不得對方再耍賴皮了。
與此同時,一切對賬材料,除明確付款時間、金額之外,均可以就對方逾期付款的行為進行規制,如:約定逾期付款后的違約責任、賠償我司因此遭受的損失等。一旦對方不能按時還款,即應按照對賬承諾承擔違約責任、賠償損失。
2、債務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可以是事前約定,也可以是事后協議。通常是由對方提供擔保,包括“第三人擔保”及“物的擔保”。第三人擔保表現為,由對方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提供擔保;物的擔保表現為,對方提供相應標的物的抵押、質押、留置等擔保形式,如建設工程領域最常見的“以房抵債”。
擔保能起到一個很好的保障債務償付的效果,但不少企業不知其中專業性的法律限制,導致錯失請求擔保人承擔責任的良機。
就以“第三人擔保”舉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第三人擔保包括一般保證與連帶保證。顧名思義,連帶保證即表示債權人可同時向債務人、連帶保證人主張償還;而一般保證中,在債權人對債務人窮盡所有方法之后仍不行清償的情況下,債權人才可以向一般保證人主張償還欠款。約定保證期限的,應當在保證期限內主張權利;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六個月。而保證期間又與訴訟時效不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條規定,“保證期間是確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期間,不發生中止、中斷和延長。”很多企業栽在了擔保這一塊,其門道之深,讓人看似“高枕無憂”,實即“摸不著頭腦”啊。
3、提起訴訟/申請仲裁
通過訴訟對付老賴可以起到更為明顯的催賬效果,是更宜解決問題的手段。若雙方約定通過仲裁途徑解決的,應當申請仲裁。而在訴訟中,除人們常知的開庭辯論外,其實還有很多關鍵的法律手段用以提高款項到位的機率。
①申請財產保全
向法院申請對對方財產進行查封、凍結、扣押,抓住對方資產把柄。申請財產保全應當按照法律規定進行,包括訴前保全、訴中保全、執行前保全。以目前司法實踐事實來看,保全的申請難度也在不斷擴大,申請材料專業性強且要求齊全。
②申請先予執行
為了權利人生活或生產經營的緊急需要,法院裁定債務人預先給付債權人一定數額的金錢或者財務的措施。先予執行限于以當事人生活、生產經營的急需為限。適用先予執行的前提又在于,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一定是十分清楚明確的。此時,事前有無對賬、留存對賬單,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③申請強制執行
官司打完了,還是不給錢,可以徑行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了。強制執行仍不履行,依照相關法律規定,對方也將列入“老賴黑名單”: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限制高消費、限制出境、嚴重的將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采取司法拘留等。
④提起代位訴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條規定,“因債務人怠于行使其債權或者與該債權有關的從權利,影響債權人的到期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債務人對相對人的權利,但是該權利專屬于債務人自身的除外。”對方若一直拖欠不還錢,也不積極催收自己享有的債權,導致我司受損的,以照法律規定,企業有權提起債權人代位訴訟,代債務人主張債權。
4、追究股東、關聯公司責任
股東或公司實際控制人以自身承擔有限責任濫用獨立人格,損害債權人利益的,企業可就公司欠賬要求公司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承擔連帶償還責任,俗話稱:“揭開公司的面紗”,抓出背后的那個人。若存在財務、人員、業務高度混同的關聯公司,可就關聯公司一并起訴,要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5、人情世故層面
企業應當選擇合適、且有足夠專業性能力的人來催收賬款。其理在于,既要有態度維護老客戶,又要有能力把握催收力度及分寸;同時,還要有格局眼力在關鍵時刻做出適當讓步。就如起訴前先發律師函的門道,即是一種“先禮后兵”的催款方式。合情合法合理,是催收賬款過程中應時時刻刻把握的度。
至此,應收賬款催收除以上技巧之外,還有很多值得去探索發現的門道。而企業自身在催收賬款過程中可能會因法律意識淡薄、經營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錯失回款良機、訴訟時效等等,達不到真正高效的催收。當然,專業事情還是要交給專業人士去做。找一名經驗豐富的律師,從非訴及訴訟雙重維權角度來幫助您規避收賬風險,追回應收賬款。“抓住時機,該出手時就出手”——心者律所給每一位老板們的建議!
應收賬款,企業應當給予高度的重視,做出事先預防手段,建立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機制,以確保合法權益免受他人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