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簡而言之是指將有限公司根據《公司法》和《證券法》等法律規定,改制成股份公司的過程,這一過程既打破了原有封閉性和人合性的限制,使得公司具有開放性、資合性特征,股權也可以自由轉讓,又體現了公司符合上市條件,包括成功轉變為股份公司這一良好的公眾公司載體的形式要件,又包括通過審計、評估對有限公司階段運營進行總結梳理,通過制訂并執行三會制度將公司治理和決策的機制進行提升完善的實質性要件。
為什么要進行股份制改造?
1.股份制改造是公司上市的必經之路。上市公司的法定主體就是股份有限公司,有志于上市的公司,經過股份制改造是必經之路,也是公司進入資本市場的新起點。
2.股份制改造是企業并購和資產重組的有力抓手。股份公司是整合社會資本最有力的武器,由于其公開性,股權可以更大程度的進行自由轉讓,實現資產證券化,更有利于吸引廣大投資者,便于公司并購和資產重組。
3.股份制改造是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助推器。股份制改造對于公司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經過梳理,能夠較大程度地提升公司的內部管控能力和切實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為未來公司上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怎樣進行股份制改造?
1.設立股份制改造籌備小組。公司通過擬進行股份制改造的決議后,即設立股份制改造籌備小組,一般情況下由董事長或董事會秘書進行牽頭,各部門負責人作為主要成員,就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商討,形成草案提請董事會決議。
2.確立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根據《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為2人以上200人以下,如現有股東人數符合要求,可以直接發起設立;如現有股東不足,則應引入新的股東作為共同發起人,對公司股權結構進行調整后,才可發起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3.聘請中介機構。股份制改造是公司上市的重要環節,夯實工作基礎,上市也更為便利,面對龐雜的工作內容,需聘請具備從業資格的專業中介機構,包括券商、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中介機構。
4.開展審計調查。公司在聘請中介機構后,各中介機構即可開展工作,通常情況下由券商進行牽頭,協同發起人完成發行方案確定、審計、評估、制度建立等內容,解決股份制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保薦機構對公司整體經營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形成上市招股說明書;律師事務所從法律方面對公司整體事宜進行全面調查,形成專項法律意見書和律師工作報告;資產評估機構對公司現有資產進行評估,尤其是對國有資產產權進行界定,明確各類產權歸屬,形成資產評估報告,公司向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申報國有股權設置申請書,辦理報批手續;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前三年的所有財務資料進行審計,形成審計報告。
5.制定股份制改造實施方案。公司發起人就注冊資本數額、持股比例、出資方式等進行商定,并按照法定程序形成股東會決議,審議《律師工作報告》《資產評估報告》《審計報告》《可行性研究報告》等等,完善公司治理和內控制度,確定公司章程、股份制改造申請書、發起人框架協議及股份制改造實施方案等文件。
6.辦理變更登記。公司發起人首次繳納出資后,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董事會和監事會,由董事會向公司登記機關報送公司章程、由驗資機構出具驗資證明及其他文件,申請設立登記,變更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法人營業執照》和資質過戶相關手續,并及時通知客戶、供應商、債權債務人等利益相關人公司股份制改造及更名的相關事宜。
股份制改造為一項系統龐雜的工程,在實踐中往往會遇到種種公司合規性問題,只有按照法律規定妥善規范的進行,公司發展才能獲得更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