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交所、深交所之后,A股交易所“三胎”北交所的“降生”,在金融界掀起了不小風浪,其中最亮眼的詞匯便是“新三板改革”,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新三板從何而來?
我國資本市場呈現多層次特征,大致可分為一板、二板、三板、四板等四層次。
一板:主要指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主板市場,其中大型藍籌公司及中型穩定發展公司居多;
二板:主要指創業板和科創板市場,其中科技成長型企業居多;
三板:現在主要指“新三板”,即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其中創新、創業、成長型中小微企業居多;
四板:主要指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根據各個區域特色有不同的制度安排,中小微企業居多。
由此可見,一至四板呈現金字塔型生長模式,一板對企業各項指標的要求更為嚴格,依次漸為寬松。
新三板是何方神圣?
三板市場起源于2001年股權代辦轉讓系統,最早承接兩網企業和退市企業,被業界稱之為“舊三板”。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2013年“新三板”正式誕生,形成了很多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制度設計,但隨著市場規模、需求多元等因素的影響,傳統的“新三板”不再能適應市場需要,改革迫在眉睫,逐漸形成了“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三層遞進式市場結構,各層級實行差異化治理。
新三板三層級間有什么不同?
精選層為新三板改革后增設層級,企業要想進入精選層,首先需要掛牌進入基礎層或者掛牌同時進入創新層,滿一年后方可申報進入精選層,三層級之間具有一定的遞進關系,其中基礎層和創新層為精選層源源不斷輸送優質企業。
1.投資者門檻不同。從準入資金門檻來看,據北交所最新公布消息,基礎層為200萬元、創新層為100萬元、精選層為50萬元;從合格投資者數量來看,精選層的合格投資者數量相對較多;從投資者結構來看,公募基金可進入精選層。
2.交易制度不同。為與公開發行后的股份流通需求相匹配,精選層實行連續競價交易,適時增加混合做市交易方式,既能優化市場交易定價功能,又能提高流動性水平;而創新層和基礎層采用集合競價交易與做市交易模式。
3.監管程度不同。精選層由于面向公眾程度較高,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更趨于上市標準,故其監管程度較高;而創新層和基礎層由于管理和要求較低,其監管程度自然較低。南昌股權轉讓分配律師為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