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小米汽車發布會后27分鐘,大定訂單就突破了50000臺,震驚汽車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又迎來一個重量級品牌——小米汽車。
即便是平時不懂車、不關注車的人,都對這次小米汽車的營銷和影響力不禁贊嘆不已。雷軍似乎總能翻過一座又一座大山,帶領小米邁向新的高度。
當然,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賽道選擇和盈利模式外,小米的成功離不開其精心構建的多元化股權結構,其背后的股權布局值得每一個創業者深入探究。
小米汽車雖然依托于小米集團,但還是另外注冊了相對應的企業載體,分別是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注冊時間在2021年9月,注冊資本為100億;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多了“科技”兩個字,注冊時間是2021年11月,注冊資本為10億元。
1、小米汽車有限公司
注冊資本為100億元人民幣,雷軍為法定代表人,由香港公司Xiaomi EV Limited 100%控股(港資法人獨資企業);香港Xiaomi EV Limited由Xiaomi EV, Inc 100%控股(開曼群島注冊公司)。

2、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比小米汽車有限公司晚注冊2個月,注冊資本為10億元,雷軍為法定代表人,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100%控股,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雷軍,持股77.8%,享有絕對控制權。

兩家公司并無直接股權聯系,均是雷軍的控股子公司。

從注冊資本上來看,注冊資本為100億元的小米汽車公司更能夠滿足建造汽車所需的大量支出成本。但通過查詢發現,注冊10億的小米汽車2022年的參保員工數量有1219人,注冊100億的小米汽車參加社保的人數居然為零。
從專利技術的角度來看,注冊10億元的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當前已經有授權的發明專利392項,申請中的發明專利422項,實用新型專利369項(均已授權),軟件著作權29個。
由此可見,注冊資本10億元的小米汽車才是真正在運營的公司。

小米集團的業務主要是手機,在手機的基礎上再衍生了一系列電子產品。首先,我們得明白,在香港上市得小米和制造手機的小米就不是同一家公司。
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Xiaomi Corporation),是一家注冊在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主要業務是投資控股。
投資控股誰?
在境內真正運營的小米品牌的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應當注意的是!
這般控制并為體現在股權結構上,并非直接的股權控制,而是通過一系列的協議來達到控制的目的,即VIE架構模式(海外股權架構)。
雷軍持有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質押給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被香港注冊的Xiaomi H.K. Limited100%持股;與此同時,這家公司由在開曼群島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100%控股。
由此可見,以小米手機的結構形式對小米汽車進行思考。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應該是小米汽車實際運用的載體公司。根據股權架構穿透,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最終是被在香港上市的小米集團控制;小米汽車有限公司被層層控股,同樣是被小米集團控制。
市面上有人猜測:


就目前股權設計架構來看,以雷軍的壯志與野心,小米汽車有限公司為上市做準備,是最能解釋得通的。
首先,通過靈活的股權結構,公司可以更好地吸引外部投資和合作伙伴,推動公司的發展和擴張。若一直不對外融資,小米造車會榨干小米集團的資產,股價和市值講面臨巨大的壓力。
其次,這種特殊的股權設計背后為小米汽車外來的上市提供了便利,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和投資者地需求。爭取獨立上市融資才能大幅降低小米集團的財務風險。
由此,類比于小米集團的上市布局、VIE架構的搭建,小米汽車的股權架構模式極大可能在境外上市,通過協議達到對運營實體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