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融資VS股權融資,誰更勝一籌?南昌股權律師吳辛4個維度分析
企業的發展是一個融資、發展、再融資、再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過程,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也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活動的必要條件,沒有足夠的資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就沒有保障。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融資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內源型融資,一種是外源型融資,內源型融資主要是指企業通過自有資金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積累的資金進行融資,一般情況下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想要依靠內源融資極其困難。于是聰明的創業者就尋得外部支持,通過一定的渠道向債權人或投資者去籌集資金,向債權人籌得的資金一般為債權融資,向投資者或投資機構籌得的資金一般為股權融資。
債權融資VS股權融資
1.從融資性質來看:
債權融資一般是將企業自身的資產、資源做抵押,亦或是通過中介機構擔保等方式,向銀行等金融機構借貸的過程,其實質是企業的負債,具有短期性、可逆性和負擔性。
股權融資是以企業自身的股權稀釋為代價,面向的是資本市場,以一種招募合伙人的方式進行融資,具有長期性、不可逆性和無負擔性。
2.從融資目的來看:
債權融資是僅僅的財務融資,銀行等金融機構僅僅是融資企業的金主,融資企業借款也僅僅是為了企業資金的周轉。
股權融資除了解決企業財務資金的問題,還可能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實現資源互助,達到幫助融資企業快速發展的效果。
3.從融資的力度與難度來看:
債權融資往往會對融資企業的資產進行打折,想要獲得大額的融資有一定難度,現階段金融機構的放貸尤為謹慎,為企業債權融資也帶來一定的困難。
股權融資往往會有極大的溢價空間,能夠吸引較多的投資者和投資機構,但也有本來是1的股權,融資成功后被定價為10,從而產生資本泡沫的風險。
4.從退出方式來看:
債權融資較為簡單,主要是到期還本付息,但也有由于生產經營發生狀況,無法及時還款,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最終成為老賴的風險。
股權融資的退出方式是多樣的,比如首次公開發行、并購退出、新三板退出、借殼上市、股權轉讓、股權回購、企業清算等等,其中股權轉讓是最常見的退出方式。
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從融資性質、目的、力度還是退出方式,股權融資較債權融資都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是未來企業融資的優質之選,更是擴大企業資金池的有力抓手。